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当前水稻育苗形势分析
(一)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省气象部门预计4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8~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3成;平均气温为11~12℃,较常年同期偏高0.5~1.5℃。预计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在4月中旬,稳定通过8℃日期出现在4月上旬,稳定通过12℃日期出现在4月中旬;4月11~30日可能出现4次小到中雨降水过程:4月11~12日、4月17~18日、4月21~23日、4月25~26日。
(二)现地因素利弊兼有。有利一面,各级政府及部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对春耕播种督导服务力度,以及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等形式保障物资到位力度都进一步加大。全省广大种粮农民、特别是代育代插大户抗疫不忘春播的紧迫意识增强。不利方面,一是上年秋降水多而较为普遍的春湿,地凉土粘,不利于及时整地做床。二是沈阳、营口两市及周邻的个别县区,常年育苗3月末即陆续启动,但因当前疫情防控任务仍较繁重,不同程度的封控、管控措施仍在持续,影响到育苗作业准备环节的顺利展开,而比常年略有推迟。
其它地市总体未受影响。土工布仅需要异地调剂农膜基质乃至种肥药等关键育苗物资的局地,及科研院所在基层的试验研究项目田块,因疫情原因不能及时到位而被迫延迟育苗。
(三)目前进展比较顺利。据老吴通过“粮丰”三期项目示范推广专家团队等渠道了解到代表性县区的水稻播种情况,铁岭县正在展开,海城等中部地区已达八成,大洼为代表的辽河三角洲区域浸种接近尾声。西南、东南地区因温光条件充裕,加上特定生态条件对播期的限制性要求,播种作业尚未开始。
总的看,全省水稻育苗受疫情影响有限,确保播种顺利展开的其它主要条件也较为有利,适期播种能够较好保证。
二、促稻苗早齐壮关键措施
确保早出苗、齐出苗、成壮苗,是水稻育苗阶段的中心任务。下面着重针对今年育苗面临的不同于常年的特殊情况,结合播种进展,提出促稻苗早齐壮的若干关键技术措施:
(一)尚未播种地区
1.升温整地。大棚集中育苗要早扣膜,加快置床土壤提温、散墒,便于整平整细整实;
2.坚持选种。无论大棚育苗还是散户育苗,都要进行起码的盐水选种。特别是因疫情封控影响,不得已临时改换品种的。通过盐水选种,剔除成熟度差等的不良种粒,避免其影响出苗早齐壮,乃至成为病菌侵染点源;
3.提倡浸种催芽。土工布特别是适播期紧和有干尖线虫发生隐患地区,必须进行温汤或药剂浸种。关键是要掌控好各阶段温度,避免催芽过度和捂芽、烧芽,甚至给病菌侵染以可乘之机。配用芸苔素内酯等浸种,利于早齐壮苗。
4.严格稀播。杜绝为一味适应机插秧和降低代育代插等社会化服务成本,而加大播种量,育成“牛毛秧”,直接造成隐性减产。
5.苗床除草。应根据育苗规模、播种质量、后续管理水平及近年效果评估灵活确定。通常小面积自育苗宜采用苗前封闭,大规模集中育秧可考虑苗后灭杀。
6.省工勿轻水。不催芽、播干籽、摆干盘的,务必要把头水浇匀透浇。
厂家订制各种克重规格无纺布非织造布电话15838056980
7.机械作业。积极采用小、新型播种机具,提高播种质量效率。
8.用好无纺布。分三种情况:一是小散户、庭院育苗的,应优先择采用专用无纺布覆盖育苗,省力省心病害轻甚至不发生青立枯病;二是在置床上铺一层无纺布,然后再摆盘,可以起到隔地凉、压杂草效果;三是播种完毕在盘面铺一层无纺布,既保湿增温、方便浇水,又避免铺地膜时一旦撤膜不及时而烤苗。
9.小棚保温。小散户无纺布育苗,要特别加强前期保温措施。包括盘面加盖地膜,无纺布外加盖旧农膜等。
10.严封边盘。在保证置床整备达到土细、面平、沉实的前提下,苗盘底部与置床务必全面贴紧,同时,务必将位于四周的苗盘(特别是软钵盘)边用土封严,防止透风失水“渴苗”。
(二)播种结束地区
1.细心做好苗棚巡查。土工布苗田管理者要对苗期各阶段温、湿度控制指标了然于胸,避免马虎大意。
2.切实提高管控水平。大棚集中育苗,应积极购用环境监测设备及配套管控机具,连接移动终端,方便及时精准操控放风、浇水、施肥、打药等作业。
3.发挥好无纺布特点。要注意及时抽出盘面覆盖的地膜,适时撤掉旧膜,发挥无纺布特有的自然调控温湿度功能。浇水在布面直接进行,不必揭布。其能利用自然降雨,又不必开风口,因此人为浇水要明显区别于农膜育苗。
4.扎实做好应急预案。密切注意气象预报,配备必要的增温、补光器具,及时防范大风、倒春寒等极端天气过程对苗田的影响。
5.高度警惕中后期病害。据省里预报,4月中、下旬有四次小到中等程度降雨过程。雨水多、光照差情况下,苗棚内极易出现湿度大、温度低等导致青立枯等典型水稻苗期病害的诱因,尤其当这种情况与稻苗离乳期重叠时,就更需要高度警惕。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优先”原则及时防控。
6.加强衔接协调沟通。土工布一是育苗期间苗田整备、育苗作业、本田耕整要有序安排、协调推进,避免出现芽等床、秧等田等情况;二是要加强与当地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政策支持、技术指导与信息服务;三是密切育苗主体之间的通联,既有利于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又便于实现从育苗物资到商品秧苗的余缺调剂。
(特别说明:本公文仅基于“粮丰”三期项目示范推广专家团队部分专家及老吴个人意见,供广大种稻农民参考,不代表任何官方意见。对李祺,李岩,孟野、谢春友、王福全、赵涛,赵润洲、刘栋锋、王志平、李栋等同行及吴成洲、马吉彬等种植大户表示衷心感谢!图片由李祺提供)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